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的力量”。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希望通過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力量、數(shù)字化與可及性創(chuàng)新的力量、通過教育進行社區(qū)建設的力量這三個視角,探討博物館為社區(qū)帶來積極變化的潛力。
在此期間,我市各博物館圍繞主題,策劃了一系列精品展覽、線上展覽、文博專題講座、研討會、青少年研學等宣傳活動,共計89項。受疫情影響,大部分通過云展覽、云講座、云活動的模式展開。
打卡線下,推薦這些展覽
4月21日至5月20日,天一閣博物院云在樓推出《楮·藏——王小椿紙上雕塑作品展》。藝術家王小椿以香為筆、以火為墨、以燭為硯,將摩崖石刻、人物造像、佛造像等內(nèi)容藏于線裝書中,是現(xiàn)代藝術語言與中華傳統(tǒng)文明和審美相結合的一種探索。如果您想看古今融合的藝術之美,不妨前往。
中國港口博物館推出的重磅大展是《明州問陶——2022寧波國際(中日韓)當代青年陶藝家作品展》,展品匯聚中日韓三國青年陶瓷藝術家作品(其中日韓作品以數(shù)字形式呈現(xiàn)),弘揚人類與泥火交互生成的人文情懷。喜歡當代藝術的市民別錯過了。
奉化博物館除了常設展《山海交響》外,同時陳列的有《失落的古鄞城——奉化白杜考古文化展》,從考古文物角度講述奉化悠遠的歷史與文明。慈溪上林湖越窯博物館則推出了《只此青綠——中國文化中的青山意象與現(xiàn)代性》特展。該展覽以高清復制的中國歷代山水畫為主要展品,伴以古詩詞吟詠、傳統(tǒng)國畫顏料及相關知識介紹,梳理中國文化中的“青山”意象,營造詩情畫意的審美意境。
展覽是博物館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文博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疫情帶來了各種不確定性,線下展覽仍然是博物館讓市民真切感受到文物之美的主要途徑。
線上直播排滿,你pick哪一場?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我市共有30多項展覽講座活動在線上進行。
5月17日18:30,中國港口博物館首次啟用新搭建的“集云”直播間,為觀眾帶來一場“藝見珍藏”之“認識一位唐朝姑娘”直播。直播以館藏文物“唐三彩仕女俑”為原型,通過直播間解讀,欣賞文物、藝擬文物,給觀眾帶去藝術的享受和動手參與的快樂。
5月18日,《墨香瓷韻——館藏中國畫與瓷器聯(lián)展》在余姚博物館舉行,展出該館館藏歷代花鳥畫和花鳥紋瓷器。當天14:00將推出一場直播,從余姚博物館出發(fā),到王陽明故居廣場,再到瑞云樓,至舜江樓、通濟橋。結合“新建伯”牌坊和文創(chuàng)雪糕的故事,吸引游客參與互動。
5月18日,寧波博物院與鄞州印象城跨界合作,將展覽和活動帶進公共商業(yè)中心,向市民集中展示寧波地域特色民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為公眾打造一個文化味與煙火氣并存、好逛好玩好吃的文化空間。當日18:30,寧波博物院將推出線上直播,方便未能到場的觀眾收看木偶摔跤、大岙布龍、越劇快閃等民俗游藝,體驗非遺文化。
此外,“線上數(shù)字展”業(yè)已成為各大博物館的常態(tài)。觀眾可以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公眾號上看到《河姆渡——人類文明發(fā)祥地》博物館全景展示;在上林湖越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眾號上看到《窯火遺影——唐宋越窯考古展》數(shù)字展覽;天一閣、中國港口博物館、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的公眾號也各有數(shù)字展上線。
寧波晚報記者顧嘉懿
通訊員胡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