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港出土的青花瓷殘片。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中外聯(lián)合考古項目工作會23日在京舉行。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介紹了中國與沙特阿拉伯聯(lián)合開展的“沙特塞林港考古項目”。
姜波表示,遺址發(fā)掘出土文物十分豐富,包括銅砝碼、青金石、瑪瑙、象牙制品、錢幣等,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阿拉伯石器、波斯釉陶及來自中國的瓷器(包括宋元時期的龍泉青瓷和景德鎮(zhèn)青白瓷,以及明清時期的青花瓷),生動展示了塞林港作為國際貿易海港的歷史畫卷,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考古實物資料。
塞林港出土194.4克銅砝碼成為貿易的證據(jù)。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供圖
據(jù)悉,該遺址年代應在9-13世紀,大體屬于阿拉伯帝國阿巴斯王朝時期,對應中國的唐宋之際。遺址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左右,是一處大型的朝圣貿易港遺址。目前,該遺址保存較完好,從調查情況看未受到自然與人為破壞。
兩國聯(lián)合考古隊通過拉網式調查、無人機航拍、遙感考古與數(shù)字測繪工作,結合重點區(qū)域的發(fā)掘,在塞林港遺址發(fā)現(xiàn)了成片分布的大型建筑遺址,保存尚好、格局清晰、遺跡豐富,流沙掩蓋之下,部分墻體尚存數(shù)米之高,一處古代繁華海港的歷史景觀依稀可見。
中沙水下考古隊員在水下搜索古航道。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供圖
中沙水下考古隊員通過海底調查、搜索和采樣,探明了塞林港周邊海域的水底狀況,在遺址南側確認一處可供泊船的古港灣,并找到了古代船只進出港灣的航道。通過無人機航拍和遙感考古,在遺址東側發(fā)現(xiàn)被流沙掩蓋的古代季節(jié)性河流遺跡,源出于遺址西部的漢志山脈。
姜波介紹,通過此次考古項目還搭建了多學科合作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共同開展塞林港遺址的綜合研究。該項目吸納了國際一流的考古學、碑銘學、陶瓷史、玻璃史、動植物考古專家及多個學科的自然科學學者,從考古學與貿易史的角度解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塞林港遺址。
他總結了對塞林港遺址的初步認知: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期間(1430-1433年),隨行翻譯馬歡等人曾進入紅海,并赴默伽(今麥加)朝圣,其所見所聞見錄于馬氏所著《瀛涯勝覽》。與此次考古發(fā)現(xiàn)相印證的是,公元1431年,馬歡去麥加所攜帶物品清單中即有“磁器”一項,比他早二百年游歷紅海地區(qū)的汪大淵(注:中國14世紀的大旅行家,曾自東向西完成了泉州-紅海的旅程),也目睹了中國瓷器在市場上銷售的情形,時稱“青白花器”(是否確指“元青花”學術界尚有爭議,但確為瓷器當無異議),這呼應了中沙考古隊在塞林港發(fā)現(xiàn)中國瓷器的情形,表明至遲到元明時期,中國瓷器已經行銷于紅海地區(qū)??脊艑嵶C表明,可能早在唐代,中國與包括紅海在內的中東地區(qū)已經進入一個陶瓷貿易的高峰時期。(完)
標簽: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