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客戶端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上官云)今年有兩部爆款影視劇,都因為親子關系走紅。一部是講述成年人家庭關系的《都挺好》,一部是講述孩子沖刺高考的《小歡喜》。 有時候,親子關系是很多人內(nèi)心的芒刺。一方面是孩子的抱怨,覺得父母控制欲太強,一方面是父母的不理解,“明明我是為你好,你怎么不懂良苦用心?”
關于親子關系,紀伯倫曾說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出于生命自身的渴望所誕生的孩子。”
在暢銷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記錄了多個真實而殘酷的親子故事。有人堅信女兒患有多動癥,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動癥;有人深藏秘密,卻只能向家教老師傾訴;有人在母親的管束下表現(xiàn)優(yōu)異,但卻會在深夜躲進廁所痛哭……
這些父母,在兒女身上傾注了太多精力和心血。然而最終的結果,卻還是一地雞毛。如果說愛是人類最大的特異功能,那該如何去愛孩子呢?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插圖
媽媽,我學習不好,就是沒有用的人嗎?
眼鏡仔是一個很乖很勤快的孩子,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為此,他被母親“小圓媽”打上了 “無用”的標簽。
小圓媽作風強勢,說話時語速很快。她對眼鏡仔寄予厚望,也常常會比較:眼鏡仔爸爸的同事中,經(jīng)理的女兒考上重點中學,董事長的兒子考上重點大學……她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考上一個好學校。
她非常愛眼鏡仔,為他添置價格不菲的學習用品,花費一大筆錢請家庭教師,希望能給兒子最好的教育條件。
可這樣的愛是有條件的:爭強好勝的父母希望兒子能給自己爭口氣,一旦兒子落后于人,愛就開始變成了傷害,甚至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zhàn)。
眼鏡仔成績不好,小圓媽又急又氣,不僅當面斥責兒子,還經(jīng)常對兒子拳打腳踢,甚至告訴家庭教師“孩子有錯就要管教”。
然而這無濟于事,接受了母親“無用”暗示的眼鏡仔,變得越來越不自信。媽媽越是打罵他,眼鏡仔就反應越遲緩,成績就越差,又會招致新一輪的暴力。
負擔家庭經(jīng)濟來源的父親,也會因為兒子的成績責怪小圓媽,沒有盡到相夫教子的責任。好好一個家庭,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插圖
媽媽,我努力學習,為什么要早早嫁人生子?
與眼鏡仔比起來,茉莉沒有成績方面的困擾,她一直就是個“別人家的孩子”:從小成績優(yōu)異,不光考上好大學,還順利結婚生子,擁有一個令人羨慕不已的人生。
只是,在光鮮的外表下,藏著茉莉飽受委屈的心。有很多個夜晚,她會偷偷躲進廁所,咬著自己的手哭出聲來。
她有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母親給茉莉定下的成績標準是九十分,少一分,打一下手心。茉莉有一個哥哥,但成績標準只有八十分。
茉莉不甘心地問:“為什么哥哥的標準比我低?” 母親說,因為她是女生,在這個世界上,女生表現(xiàn)90分,跟男生表現(xiàn)80分,在外人眼中是差不多的。
而且,母親一直給茉莉灌輸這樣的思想:即使你可以表現(xiàn)出九十分,放在心底就好,在男人面前不要太驕傲。一旦你太強硬,壓過男人的鋒芒,就是自己把日子搞得很難過。
茉莉畢業(yè)后明明可以去深造讀博,但母親不允許,希望她早早嫁人生子。就這樣,茉莉為了迎合父母的要求,放棄了自己的大好事業(yè)。
可這樣的茉莉,真的快樂嗎?
《小歡喜》劇照
媽媽,請不要剝奪我選擇的權利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故事里的父母多少有一些控制欲,希望掌控孩子的人生。蔡漢偉媽媽的“癥狀”尤其厲害。
她有一個很僵化的觀念:每個人扮演的角色是固定的,男人要給家庭帶來穩(wěn)定收入,女人要維持一個令所有成員感到溫馨的家。
她也在努力扮演一個好媽媽的角色。蔡漢偉上小學了,她會去學校看望兒子,給全班同學做好吃的。但很快,長大的孩子們會覺得漢偉的媽媽煩人:總出現(xiàn)在他們的視野里,好像無處不在。
蔡漢偉讀六年級時,和同學在玩鬧間受傷了。她大驚失色,當即約了那幾個學生的家長以及老師談判,疾聲厲色地教育了幾個孩子。
她的本意不壞,但卻令蔡漢偉從此受到了同學們的排擠。這樣的日子苦悶又漫長,終于,蔡漢偉遇到了一個同樣孤獨的女孩,兩人走到了一起。
可是,他的母親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二人的聊天記錄,火冒三丈,硬生生地拆散了他們。漢偉也從此惱恨母親,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作為母親,漢偉媽壓根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兒。她想了解孩子的一切情況,從方方面面給他保護,卻不知道已經(jīng)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進而激發(fā)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這樣的故事并非特例。愛護子女本沒有錯。但許多父母卻忽視了一點: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希望將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毫厘不差,最終給與的卻未必是孩子想要、甚至未必是適合孩子的生活。
資料圖 陳興明 攝
電視劇《小歡喜》中,宋茜為了女兒喬英子順利高考,不惜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專心為女兒規(guī)劃未來,細致到連樂高玩具都要管。結果卻適得其反,喬英子無法忍受母親的控制,幾次想自殺。
“你們是為我好,但卻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如果父母之愛中隱藏著強烈的控制和束縛,那樣的愛,也只不過是一副溫柔的枷鎖。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說,“小孩不是黏土,任由家長恣意妄為地捏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他們屬于自己,不是家長或者任何人的所有物。”
父母和子女的相處,是一門需要永遠學習的功課?;蛟S,與其用溫柔的桎梏給孩子織就一張“網(wǎng)”,不如適當放手,讓他們更好地飛翔。(完)
標簽: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