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15萬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回歸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wǎng)記者 蔣肖斌)今天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這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回歸工作進(jìn)行全景式展現(xiàn),精心遴選25個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歸案例,統(tǒng)籌調(diào)集全國12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余件文物參展,包括伯遠(yuǎn)帖、五牛圖、王處直墓浮雕石刻、龍門石窟石刻佛像、圓明園青銅虎鎣等珍貴回歸文物,講述文物回歸的曲折歷程與精彩故事。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是我國文化遺產(chǎn)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文物的聚散回歸,與國家治亂興衰息息相關(guān)。從1949年至今,通過執(zhí)法合作、司法訴訟、協(xié)商捐贈、搶救征集等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回歸。
|
展覽分為四個部分,序章“圓明夢歸”,以圓明園獸首銅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對照為引線,折射中華民族從屈辱危亡走向復(fù)興的歷史進(jìn)程;第一單元“革故鼎新 昔往今歸”,展現(xiàn)新中國成立伊始,開啟流失文物回歸的序幕。第二單元“多措并舉 殊途同歸”,通過從英國追索3000件文物、從美國追索王處直墓浮雕、頤和園文物回歸等典型案例,表現(xiàn)改革開放后,我國政府立足雙邊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的有效途徑;第三單元“協(xié)和萬邦 四海歸心”,通過從法國追索秦公墓地金飾片、從英國追索圓明園青銅虎鎣等重要案例,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展覽將在國博展出至11月中下旬。為保證文物安全,部分珍貴書畫將交替展出真跡與復(fù)制品。
標(biāo)簽: 文物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