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趙熠如)在蘋果造車波折叢生之時,“果鏈”企業(yè)已按捺不住,紛紛加入汽車賽道。近日,蘋果供應鏈巨頭立訊精密豪擲百億聯手奇瑞造車。從代工手機到代工汽車,立訊精密汽車代工路好走嗎?
立訊精密要代工汽車了
2月11日晚間,立訊精密發(fā)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
立訊精密在2月13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公司不造整車,而是協同奇瑞開拓整車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模式。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表示,Smart EV帶來的機會不只包括整車,也包括生命力更強的Tier 1(車廠一級供應商)。新的格局下,市場需要ODM造車。
“博世、采埃孚等供應商采用的是傳統的供應鏈模式,相較于傳統汽車供應鏈中Tier 1全權負責的交鑰匙模式,當前的汽車品牌與供應商的關系更像是一種合作伙伴的關系?!币晃恍履茉雌噺S商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關于與奇瑞的合作模式及發(fā)展戰(zhàn)略,立訊精密管理層表示:“一直以來,公司在汽車領域都是以成為業(yè)內領先的Tier 1廠商為核心目標,也在尋找能夠鍛煉自身Tier1核心零部件能力的平臺。本次戰(zhàn)略合作將在打造合作造車ODM模式的基礎上,快速發(fā)展上市公司Tier 1業(yè)務,實現動態(tài)入局、快速提升公司作為Tier 1廠商的核心零部件綜合能力?!?/p>
立訊精密為什么選擇奇瑞開展整車ODM戰(zhàn)略合作?招商證券研報分析稱,奇瑞經營層與立訊精密在對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趨勢上有相同理念與共識,加上奇瑞在整車領域擁有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fā)體系,尤其在整車制造環(huán)節(jié)擁有獨立自主平臺,能夠為奇瑞汽車及其他品牌商提供從整車開發(fā)到量產的綜合服務,除了技術和經驗優(yōu)勢外,奇瑞已具備成熟的產能,是國內為數不多適合開展ODM造車業(yè)務模式的伙伴,公司與奇瑞合作的成本相對較低,卻具備較高和較快的潛在效益。
“果鏈”企業(yè)轉型新選擇
在蘋果造車一波三折之時,“果鏈”企業(yè)的轉型則顯得更為干脆。
近日有消息稱,富士康旗下的首款電動車Model T將于3月初正式交付,交付的第一家客戶為臺灣省高雄客運公司。除了推出車型外,在2020年10月,富士康便已推出“MIH EV軟硬體開放平臺”。MIH平臺的目標是通過設定行業(yè)標準,開發(fā)硬件和軟件相結合的“套件”,來重塑傳統的汽車供應鏈。
“富士康推出的MIH平臺就像是手機的安卓系統。富士康為各個車企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平臺,車企買了平臺以后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有特色的設計再開發(fā)。這個平臺可能會包括底盤架構、電子電器架構、自動駕駛支持系統,等等。這樣可以替整車廠減輕再開發(fā)新平臺的壓力。”上述新能源汽車廠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除了立訊精密、富士康以外,“果鏈”的其他企業(yè)也在布局汽車市場。目前,長盈精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布局包括動力電池蓋板、Busbar(母線)、精密汽車電子、充電設備相關、重載連接器,等等。藍思科技則在去年半年報中,將自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fā)展目標定位為“為新能源汽車客戶提供一站式汽車電子服務及解決方案”。
“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在逐年下降,立訊精密等廠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尋找新的業(yè)務增長點?!辟Y深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張翔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到為13.9億部,年增長率為4%。這是自2017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實現的首次增長。2017年出貨量為15.7億部,此后三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8%、-1.7%、-10%。
相對而言,新能源汽車市場則呈現飛速發(fā)展態(tài)勢。根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去年1月-12月新能源車零售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xù)取得開門紅,零售銷量達到34.7萬輛,同比增長132%。預計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50萬輛左右,繼續(xù)實現70%左右高增長。
“疫情影響、供應鏈缺芯、原材料漲價等讓‘果鏈’企業(yè)業(yè)績普遍受損,尋找新的盈利點既是當務之急,也是未來之計。而且科技是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順應行業(yè)發(fā)展大趨勢,從勞動力密集產業(yè)轉化成更有技術含金量的‘智造’公司,也是大勢所趨。”中研普華研究員黃姿丹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汽車代工尚有難度
立訊精密管理層表示,作為ODM,應該更多選擇高質量的客戶來服務配合。目前因為存在彼此的商業(yè)約束,所以在此不便詳述客戶情況和落地速度,但ODM業(yè)務目前已經有比較明確的落地項目,大約在12-18個月中陸續(xù)投產。
中國商報記者就立訊精密代工汽車是否會與蘋果合作,且是否會推出自己的汽車品牌等問題向其詢問,但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尚未得到回復。
那么,汽車代工前景如何?“汽車代工還是有前景的,因為這些傳統車企很大一部分利潤來源仍是整車制造業(yè)務,如果市場需求遠大于車廠自身的生產能力,就會溢出來很大的訂單量給汽車代工。”上述新能源汽車廠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張翔表示,代工模式在乘用車領域開展是有一定難度的,乘用車追求個性化,而代工模式下其生產線決定了汽車結構底盤會比較相似,較高的同質化使其五年內不太可能大規(guī)模進入乘用車領域。不過,代工模式更適用于物流車、商用車領域,這些車型對于個性化要求不高,且同一個款式數量也相對較少,具備代工的可能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