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在武漢中學進行的關于親子溝通的調(diào)查中,高二(2)班學校小嘉(化名)在調(diào)查表中這樣呼吁。記者了解到,在關于學生是否“聽話”的調(diào)查中,超過五成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但超過七成孩子卻認為自己“聽話”,在親子溝通的有效性上出現(xiàn)了較大偏差。學生們普遍“吐槽”的是,家長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強加到他們身上,卻忽略了他們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學生們呼吁:“請給我們試錯權!”
武漢中學心理教師孫麗介紹,由于今年學生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引發(fā)了不少親子溝通的沖突和障礙,所以才特地邀請家長進校開展家校共育“一班一優(yōu)課”活動,讓家長們了解孩子在親子溝通中最真實的想法,同時也為家長們支招。
在課程進行之前,孫麗在高一和高二選取班級,對家長和學生分別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父母對你提出的建議和要求,你是否都會接受?”“您對孩子提出的建議和要求,他們是否都會接受?”調(diào)查顯示,七成以上的孩子認為父母給他們提的建議,他們大部分能接受;但超過五成的家長認為自己給孩子提的建議只有小部分孩子能接受。在孩子是否“聽話”,接受家長建議的問題中,調(diào)查問卷顯示孩子和家長們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活動現(xiàn)場,很多家長表示苦惱,“我們明明說的都是對的,孩子為什么就是不聽?”“我們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來指導孩子少走彎路有什么錯?”……父母覺得既無奈又焦慮。
孩子們在問卷上袒露心跡:“父母與孩子有各自立場,父母也許是對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錯的”“我想進行嘗試,我就是想錯一錯”“我們有個人的想法,想去嘗試”“我們學到的東西和世界觀與父母有差異,但要求同存異,尊重差異,也要換位思考”“我們希望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機會”……學生們則認為,自己不是不聽父母的建議,而是期望能通過實踐來證明,而不是全盤接受。
孫麗老師將“一班一優(yōu)課”活動的主題定為了——親子關系的界限。孫麗說,目前親子溝通的矛盾在于,家長希望對孩子有一定掌控力以免孩子受傷害,孩子覺得家長過于干涉。“孩子需要有一個自行探索的過程,不聽其實是為了聽。”孫麗說,她給家長的建議是,在孩子能承擔結果的范圍內(nèi)信任孩子,在看著孩子“撞南墻”的時候,家長可以默默地做好保護措施,當孩子失敗后做好心理建設。但在兩種情況下家長需要幫孩子,一是孩子的行為造成他人的不便,或損及他人的權益;二是孩子的行為影響本身健康或危及自己、其他人的安全。
孫麗提倡大家做“大耳朵,小嘴巴”的家長,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對孩子的想法做出深度共情,即先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確認,嘗試理解孩子的想法,再指出孩子的不足之處,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后以尊重的口吻詢問孩子是否接受建議。
標簽: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