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wǎng)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王連香)據(jù)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近年來,鐵路部門科學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全力確保沙漠鐵路行車安全和運輸暢通,更好服務沿線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走出了一條鐵路特色防沙治沙之路。一條條沙漠鐵路變身綠色長廊、安全長廊,呈現(xiàn)出一派“綠進沙退”的生動局面。
在內蒙古,全長768公里的臨策鐵路穿越烏蘭布和、亞瑪雷克、巴丹吉林三大沙漠,沙害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采取工程治沙與生物治沙相結合的辦法,在防沙網(wǎng)格中種下耐旱易活的梭梭、紅柳等植物,有效鎖住沙地水分,形成區(qū)域性“小生態(tài)”。通車13年來,臨策鐵路防沙治沙綜合體系逐步形成,累計種植灌木28萬余株,人工造林151公頃,建成固沙土工網(wǎng)格2672萬平方米、阻沙高沙障1144公里,線路沙害基本得到遏制,因沙害限速地段由開通初期的108公里減少到5.5公里。
在寧夏,包蘭鐵路以長16公里、寬800米的綠色長廊姿態(tài)穿越中衛(wèi)沙坡頭區(qū)段的騰格里沙漠,生動訴說著我國首條沙漠鐵路防沙治沙的故事。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治沙人創(chuàng)造出“麥草方格”治沙法,構筑起卵石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物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林帶“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阻擋了騰格里沙漠南移,確保了包蘭鐵路安全暢通。
在新疆,和若鐵路從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穿過,其中534公里區(qū)段受風沙影響較大。建設者在沿線鋪設5000萬平方米草方格,種植1300萬株紅柳、沙棘等。和若鐵路通車以來,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采取修建水井、換土種植、遠程智能滴灌等方式精心養(yǎng)護,促使沿線苗木成活率在85%以上,風積沙地段苗木長勢喜人,有效守護了鋼鐵大動脈安全暢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