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介紹,本次交流營為期四天,涵蓋樂團排練、技藝研習及文化交流等內(nèi)容。在接下來的四天里,參與者們將共同排練并演繹多首經(jīng)典華樂作品,包括《瑤族舞曲》《春華秋實》《挑山》《印象國樂·大曲》《太陽頌》《絲綢之路》《百鳥朝鳳》《花好月圓》等,涵蓋不同風格與地域特色,充分展現(xiàn)華樂的多元魅力。
交流營成員排練現(xiàn)場。廈大馬來西亞分校 供圖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副校長張穎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音樂無國界,希望所有參與者能夠以華樂為紐帶,增進彼此友誼,拓寬國際視野。她說,在馬來西亞,華樂發(fā)展繁榮,受到不同族群的喜愛,希望本次交流營能夠成為中馬青年在華樂領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讓華樂在國際舞臺上煥發(fā)新的生機。
清華大學民樂隊指導老師、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呂建強表示,華樂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座文化橋梁,能夠跨越地域、連接不同背景的人群。他鼓勵青年音樂人通過本次交流營加強交流,拓展音樂視野,共同探索華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
2月15日,交流營閉幕演出——《華夏炫音·南洋續(xù)情》音樂會將在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陳華春音樂廳舉行。屆時,來自四所高校及馬來西亞世紀華樂團的演奏者們將聯(lián)袂獻演,以華樂為媒,呈現(xiàn)一場跨文化音樂盛宴,為本次交流營畫上句點,也為華樂的國際傳播注入新的活力。(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