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思想史上,孟子是孔子“道統(tǒng)”和“衣缽”的繼承者,被后人尊稱為“亞圣”。他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學(xué)說,形成了以“仁政”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將儒家思想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和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在孟子思想中,追求完善的理想人格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他以“性善論”為出發(fā)點,宣揚“人皆可以為堯舜”,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為中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了標桿。
那么,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樣的人能夠稱得上是“大丈夫”呢?
“大丈夫”在“氣”不在“形”
(相關(guān)資料圖)
《說文解字》對“丈夫”的解釋是:“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按照這一解釋,“丈夫”特指的是“身長八尺”之人。但是,孟子所講的“大丈夫”與此則大相徑庭。在孟子看來,一個人是否稱得上是“大丈夫”,與其身材外形無關(guān),而是取決于是否具有“浩然之氣”。
那么,“浩然之氣”又是什么呢?在《孟子·公孫丑上》中,作為門徒的公孫丑曾以同樣的口吻請教過孟子——“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對這個問題,孟子的回答是:“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按照孟子的解釋,“浩然之氣”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作為一種“氣”,它是最浩大也是最剛強的,用正直去涵養(yǎng)這種“氣”并且不加妨害,它就會充盈于天地之間。因此,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并非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精氣,不是簡單易得的固有存在,而是需要人在主觀上努力才能形成的正氣。這種“氣”,根源于人內(nèi)心的善,要通過人的自我修養(yǎng)進行涵育和蓄積,并且“配義與道”,才能形成充盈于人體之內(nèi)的浩大正直之氣。從本質(zhì)上講,“浩然之氣”是一種至大至剛的人格力量,也是一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在孟子看來,一個人想要成為“大丈夫”,必須涵育和蓄積這種“浩然之氣”,只有真正具有“浩然之氣”的人,才稱得上是“大丈夫”。
大丈夫“配義與道”
那么,“浩然之氣”怎樣才能涵育和蓄積出來呢?孟子認為,最為重要的是做到兩條,即“以直養(yǎng)而無害”和“配義與道”?!爸薄保础罢币?。孟子認為,一個人只有剛直守正、心底無私,并且把這種品質(zhì)內(nèi)化為精神信仰,做到“持志養(yǎng)氣”,才能最終形成較高的境界。受孟子這一思想的影響,崇正尚直由此成為中國人人格修養(yǎng)的追求目標,而正直不阿則被視為一個人最為可貴的德行。只有具備了這種德行,才配稱“丈夫”。唐代詩人寒山就有詩云:“丈夫志氣直如鐵,無曲心中道自真?!敝v的就是一個人要有堅定正直的志氣,能夠做到胸懷坦蕩公正無私,才稱得上是“丈夫”,也才真正懂得了人生的真諦。孟子在講“以直養(yǎng)而無害”的同時,還強調(diào)了“直”絕不是莽直古板,而要“配義與道”,也就是要合乎正義和正道。他認為,如果不能用“義”和“道”來加以修養(yǎng),“氣”就會走樣變形,所形成的就是一種疲軟敗壞的“餒氣”。而一個人身上一旦形成了這種“餒氣”,就無法在各種境遇下始終保持內(nèi)心的堅定與平和,也就無法具備成為“大丈夫”的可貴品格。
“大丈夫”舍“生”而取“義”
“義”在孟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據(jù)統(tǒng)計,在《孟子》一書中,僅“義”字就出現(xiàn)了百余次,“義”也因此成為孟子思想的一個鮮明標識。正如文天祥在其《絕命詞》中寫到的:“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這是對孔孟思想的精辟概括,也是對二人思想分殊的精準歸納。
在孟子看來,“義”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規(guī)范,更是實現(xiàn)人之為人基本價值的正路。他認為,人要實現(xiàn)其作為人的基本價值,就必須在面對各種誘惑和抉擇時,能夠堅定地做到唯義是取。在孟子心目中,唯義是取是“大丈夫”必備的崇高人格。也正是基于這一點,他明確提出了舍生取義的價值選擇,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訴我們,一個有崇高道德修養(yǎng)的人,應(yīng)該為義而生、為義而死。雖然生命是我們所應(yīng)該珍視的,但是如果還有勝過生命的道義在,當(dāng)?shù)懒x和生命不能兩全時,絕不能以犧牲道義來換取生命的茍安,而應(yīng)該慨然地選擇舍生取義。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便是“失其本心”,也就不可能成為“大丈夫”。因此,在孟子看來,只有“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并且能夠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在強調(diào)唯義是取的同時,孟子還認為“大丈夫”必須要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既源自剛直不阿的氣節(jié),也源自“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擔(dān)當(dāng)意識。要擔(dān)當(dāng),也就意味著一個人必須要有相當(dāng)強的承受能力,能夠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孟子認為,正是由于有著強烈的擔(dān)當(dāng)意識,心中有著明確的目標,所以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等人才能在面對艱難困頓時做到泰然處之。在孟子看來,這也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時,必然要對承擔(dān)大任之人進行的磨煉與考驗。只有經(jīng)受住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重重考驗與極致磨煉,才能使其達到“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一個人才能淬煉成鋼,才能成為真正的“大丈夫”。
總之,在孟子心目中,一個人能否稱得上是“大丈夫”,并不在于是否具有偉岸的外形,而在于是否“善養(yǎng)浩然之氣”;也不在于是否擁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權(quán)勢,而在于是否具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和能否在面對“二者不可得兼”的抉擇時舍生而取義。因此,“大丈夫”不僅是孟子心中理想人格的寫照,也是孟子為中國人樹立的一個仰之彌高的道德標桿。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志士仁人為這一理想人格孜孜以求,甚至不惜以命踐行。這樣的人,既是魯迅先生口中的“中國人的脊梁”,也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