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市氣象臺在5月29日發(fā)布的十天預報中提到的這句話:“(5月)31日白天陰到多云”,因為這很可能是下周(5月30日-6月5日)唯一沒有雨水打擾的時段。
下周的主打歌叫“雨一直下”。圖片來源寧波天氣
31日白天有短暫雨歇
即將開始的下周有一首“主打歌”:《雨一直下》。
市氣象臺在5月29日發(fā)布的十天預報中提到:5月30日,我市陰有陣雨,局部雨量中到大;5月31日夜里開始到6月2日,我市還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后期仍多陣雨或雷雨天氣。
中國天氣網的氣象專家分析說,這一輪降水,由于強降水落區(qū)整體狹長,最強雨帶基本在長江沿江一帶南北擺動,因此貴陽至長沙、南昌、杭州、上海一線地區(qū)降水明顯,尤其5月29日夜間開始冷空氣滲透南下后,冷暖氣流交匯,局部地區(qū)還將激發(fā)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出現。
隨著冷空氣繼續(xù)南下,到5月31日前后,第一輪降水減弱結束,但從6月1日開始,西南季風再次加強北抬,新一輪明顯降水過程又將無縫銜接。
整體來看,預計未來十天,西南、江南、華南等地頻繁降雨,累計降雨日數可達6~8天,降雨量較常年同期繼續(xù)偏多,其中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部分地區(qū)暴雨頻繁,部分地區(qū)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是不是梅雨要來了?
就沖這下雨的架勢,是不是意味著梅雨來了?
雖然眼下的降水“像極了”梅雨,但從整體天氣形勢來看,從6月3日開始,副熱帶高壓將南退,雨帶隨之南壓,江南一帶能否入梅,還有待確定。
關于今年的梅雨,市氣象部門在今年4月發(fā)布的汛期氣候趨勢預測中提到,今年入梅將比常年略偏早,在6月上旬后期(常年6月12日);出梅接近常年略偏早,在7月上旬前期(常年7月5日),梅雨量在220毫米到250毫米,接近常年的271毫米,略偏少,但強降水集中度高于去年,可能出現局部地區(qū)的洪澇或內澇。
雨水沖淡了夏天本該有的味道。記者崔引攝
今年夏天有可能是這模樣
5月29日,在時密時疏的雨水和23.5℃的“低溫”中,我們正式進入夏天。夏天本不該是這副“模樣”——
從寧波市氣象服務中心發(fā)布的消息看,在寧波的四季中,夏天的時長之長,無可撼動。1991-2000年,有131天;2001年到2010年,有137天;2011年到2020年,有138天;而2021年的夏天,更是長達165天,是近30年最長的。
不僅是越來越長,寧波的夏天還越來越熱。大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寧波夏天的高溫日數“暴增”近10天,尤其是2013年,我們經歷了45個高溫日。
對于剛剛開場的這個夏天,市氣象部門在今年4月發(fā)布的汛期氣候趨勢預測中提到,盛夏有較明顯的高溫熱浪,高溫日數為20天到30天,比常年的22天略偏多,可能出現局部地區(qū)的干旱。
預計今年影響我市的臺風有3個到5個,與常年的4.3個相當,其中有1個到2個臺風嚴重影響,影響風險與去年相近。
堿水粽是寧波人端午的“心頭好”。記者崔引攝
最是“Q彈”堿水粽
周五(6月3日)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們也將在周五(6月3日)到周日(6月5日)迎來端午假期。
寧波民謠《歲時歌》中的“五月白糖搵粽子”,唱出了寧波人的口味——堿水粽。
在洗凈的糯米中加入堿水,用箬殼包起來,丟到鍋里煮熟即可。堿水粽看起來“平平無奇”,其實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比如箬殼,最好找竹子嫩頭處脫落的,寬10厘米左右的竹皮;竹皮要事先用刷子刷一遍,曬干,等到要用時再拿出來用水泡軟、捋平。
比如堿水,過去極少用現成的,而是將黃稻草洗凈、曬干、燒成灰,用紗布裹起來,再用滾燙的熱水沖下去,取其瀝出的汁水,自帶稻草清香。
再比如堿水和糯米的配比。堿水放多了,煮出來的粽子就太過凝固,堿水放少了,粽子就會色淡味寡,如同散沙。
這個配比,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門“玄學”,但對會做堿水粽的老一輩來說,“我的手就是尺”。
雖然市面上粽子很多,口味每年都推陳出新,但堿水粽卻始終坐擁一眾“鐵粉”,用”上至八十老嫗,下至黃毛小兒”來形容也不夸張。
問過家里讀幼兒園的小朋友:“平時不愛吃糯米,為何對堿水粽情有獨鐘?”“因為甜甜的,像吃果凍一樣。”
不由讓人聯(lián)想到關于寧波人端午“繞口令”中的一句:“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篤”,意為“蘸”),直噠咽落……”這份絲滑、這份Q彈,呼之欲出。
仔細想想,在粽子界中,堿水粽可能是為數不多“冷熱皆宜”的:吃熱的,可以體會到老一輩口中的“韌結結”;吃冷的,又有幾分吃冷飲、甜品的感覺。
端午少不了粽子。記者崔引攝
端午飯桌上的“五黃六白”
一想到就在眼前的假期,很多人是不是已經開始安排假日計劃了?記得要給端午家宴留“一席之地”哦。
過去女兒出嫁后,一年中只有極少數節(jié)日才回娘家,端午就是其中之一。
女兒、女婿回來,丈人、丈母娘自然要好好招待。不過,并不是隨便什么菜都有資格擺上端午家宴的,而其中,“五黃六白”算是標配。
在寧波各地,“五黃六白”的種類略有差異,“五黃”通常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黃蛤、黃梅;“六白”通常指的是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肉。
過去,民間認為,端午吃“五黃六白”能辟邪解毒,甚至扭轉運勢,因此“忙做忙,勿要忘記五月黃”。不過,仔細想想,或許更多是為了嘗鮮,滿足“口腹之欲”?
特別是黃魚和黃蛤,差不多正值肉質最鮮美的時候,簡簡單單燒個咸菜黃魚湯,或者黃蛤冬瓜湯、蔥爆黃蛤,是要鮮掉眉毛的。
差點忘記一件很重要的事,女兒、女婿回娘家時,別甩著手就去了,記得帶點心意。
換做以前,女婿都是要挑著“端午擔”才能邁進丈母娘家大門。“端午擔”里必備的要有透骨新鮮的大黃魚和一只頭頸、翅膀涂紅的“戇大鵝”,其他的則可根據節(jié)令和飲食習慣調整,蜂糕、白酒、火腿、枇杷、粽子、油包、米饅頭皆可。
即便是未過門的“毛腳女婿”在端午這天,也要“提包頭”登門,寧波人把這種送禮叫做“墊矮凳腳”,意思是把未來的丈人、丈母娘擺平。
寧波人的端午習俗,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