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會降嗎?這話問的,當然會降了!尤其是這三年,大家覺得房價下跌稀奇嗎?只不過是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及穩(wěn)房價大局下,不會大漲大跌,即使房價跌了你也視而不見罷了。
更重要的在于房價降沒有降到你的心里去,所以真降了你也不會有感覺。
【資料圖】
2月份,杭州二手房市場呈現(xiàn)量增價跌態(tài)勢,也就是說市場在以價換量。那么,隨著經濟好轉,以及房地產利好政策的落地,房地產市場也會好起來,房價就不會再降了。
另外,數據顯示,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174元/平方米,環(huán)比持平,止住“7連跌”態(tài)勢。這也就意味著告別房價連續(xù)下跌,樓市開始有回暖跡象。
這是好事,但千萬不要以為樓市都會普遍好轉,樓市分化態(tài)勢還將會繼續(xù)加劇,一邊是房價上漲,一邊是房價下跌。而且也不一定代表大城市就不會降價,開發(fā)商為了盡快回籠資金也會搞變相降價的促銷活動,就是要以價換量。因為即使市場好了,開發(fā)商依然會缺錢。
所以不糾結房價漲跌的事了。該漲的總要漲,而有一些城市,比如人口流出型城市,特別是毫無資源和產業(yè)的城市,房價只能面臨下跌趨勢,這是必然的。
如果你對以上房價下跌不滿意,跟你說一個更奇葩的。
最近幾天,在自媒體圈又流行一段話,取消公攤面積沒有等到,卻等到了自己家房子面積的增加,如果是存量房,那是不是意味著你家的房子降價了呢?
3月1日起,《民用建筑通用規(guī)范》正式實施了!這意味著所有的民用建筑都必須按照新的規(guī)范來進行建設。與以往不同的是,特別是其中有一條最引人關注:外墻面層均計入建筑面積。
這就是一開始為什么有的網友吐槽,住房面積要“漲”了,不知道是該喜呢還是該“喜”。沒等來取消公攤面積,結果等來了增加建筑面積。然后還說,北方肯定吃虧,因為北方外墻保溫層很厚,還有人說,“多在外墻刷幾層膩子粉,這房還能再大上一圈”。
如果是將要買房的人,那么就意味著你要為無故增加的建筑面積買單了,已經有房子的人,也無故讓你的房子面積大了,從而單價就降下來了。
其實,這其中是有誤解的,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一看到公攤面積,心里都一肚子氣沒地撒。對于公攤面積的事,我也支持取消,而且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都已經表過態(tài),對“公攤面積”發(fā)出質問,痛斥公攤面積損害了百姓的利益。
最近,也把取消期房預售改為現(xiàn)房銷售推上了風口浪尖,勢必也會加快預售制度的改革,而公攤面積我相信也將面臨巨大變革。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但今天我們還是重點說說這個建筑面積增加到底咋回事。為此,我也查了相關資料,按照新規(guī)規(guī)定,建筑面積應按建筑每個自然層樓(地)面處外圍護結構外表面所圍空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說白了就是,只要是你垂直往下看得見的東西,都會被計算到建筑面積當中。
原來,只有建筑墻體以及保溫層才會計入建筑面積,現(xiàn)在,除此之外,還包括在裝修過程當中產生的找平層、膠黏劑、網格布、抹面層、涂料、面磚等都要計入建筑面積。當然,如果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墻、石材,幕墻,人造板,也會增加建筑面積。
不過普通老百姓家的房子一般不會有這么高級。所以,對于建筑面積的計算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但理論上確實是增加了。
話說回來,這會不會導致你買房時成本增加呢?不會!
因為這是兩回事,我們在購買商品房時,房產證上的產權面積也就是建筑面積是按照房產測繪來進行的。所以,就算新規(guī)更新,對購買商品房的建筑面積也是沒有影響的,所以你買房也不會多掏錢。
總結一下,將來即使按照這個新規(guī)來計算,影響也不會太大,而大家的情緒爆發(fā)點,最大的問題還在于公攤面積讓老百姓心里不爽,所以,取消公攤面積或改革勢在必行。再一個,老百姓之所以在乎哪怕一點點建筑面積,也是因為房價太高造成的。畢竟,差一點點建筑面積可能要差出去幾萬塊錢。